上班也是一陣子了, 難免覺得一成不變被工作塞滿的人生稍微少了點樂趣@_@(現在才體會到週休二日多珍貴...
唉呀,來騎車吧~~~~~~~~~~~~~
其實也才剛考到大重駕照沒多久, 身為一個菜鳥新手的我來說, 第一台重車還是找黃牌小排量為主(所以基本上還是算輕檔車級距)
由於在買車前就一直有在看車了(唉交到壞朋友), 基本上還是想要以有罩車為主(這台是買來放在家中當週末跑跑用的fun bike的, 平常不拿來通勤, 所以可以熱血一些XD)
基本上車價希望在30萬內, 這樣收斂下來其實就只剩下幾台雙缸黃牌街跑了:
1. Kawasaki Ninja 400
2. Honda CBR500R
3. Yamaha YZF-R3
(這級距還有KTM RC390, 但這台定位對我來講比較特殊, 後面再說明)
其中剛好前三台都在最近改款了, 配備來講其實都很不錯, 近年的輕檔車戰爭正式開打!!
先說結果好了, 我選了應該是前三台來講賣最差的19年R3 XDD 為甚麼會這樣選呢@@
忍400的確看起來是CP值最高的, ABS不用說, 什麼滑離跟多連桿也都給你了, 還給你了一顆潛力無窮的399cc引擎(45HP絕對是被壓抑了);
但... 川崎我還是比較喜歡上一代Ninja300的頭(ZX6R, ZX10R那種比較銳利跟流線的造型),所以, Ninja 400我無法...
今年改款後的CBR500R光看外觀就很吸引人, 帶進了新一世代本田CBR家族的外觀, 不注意看的話從正面看去跟當家老大哥炎刃1000RR根本一樣><
排量更大的471cc引擎這代又搭配了滑離, 加上本田引擎拉起來一貫的順, 4.6kgm的扭力在這級距來講低中轉速拉起來的爽度真的很夠(彌補了比另外兩台重上快20kg的劣勢)
對於不改管(大台北地區真的抓太嚴了...)的我來講, 那根台規管我完全無法接受... 加上個人騎起來的感受似乎在轉速過7000後會開始失去爆發力, 對比較熱血一些的騎士來講這轉速應該是要開始舒服的轉速域才對XDD
至於RC390, 小弟我腿短, 無法輕鬆駕馭, 加上對於歐洲車後勤比較沒信心, 只好skip了@@ 不然看各路評測這台應該是這級距中樂趣最高的一台車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開始開箱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禮拜五下班一回到台北馬上衝車行看我的尺3啊~~~ 里程1.2km~~ 新車豪爽呀~~~
交車拍一張
稍微進行了一點小升級 至於為甚麼不買黑或灰紅, 個人認為車還是要亮色才好看
身為老大鐵粉的我, 8km一定要記錄一下(然後之後騎到忘了紀錄24km...)
牽回家了, 四輪兩輪一家親~~~
這小油杯套上Iverson指套剛剛好XDD
馬上開始漫長的馴車之旅~"~
大台北地區的車友應該一眼就看出這是哪XDD (偷徵六日車友一起跑跑~~~
目前跑山唯一要等區間測速的大概也只有這裡了...
這削尖的車尾真是帥>///<
這蘇波摳沙真的很誇張, 馴車期不太用力跑就黏成這樣... 不過能不能幫我黏一點零錢起來補一下荷包...
眾美臀啊>///<~~~
附上一張追焦照~ 臨時起意跑跑沒裝備的不良示範, 好孩子跑跑記得要穿齊裝備嘿!
最後會選R3第一點當然是被那倒叉煞到, 外型也一貫的維持著音叉牌的水準(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流線一點的風格
雖然沒配備時下輕檔界中討論度最高的滑離, 但這對我來講算是可有可無的配備(退檔補油的好習慣養成很重要><); 個人倒比較在意後避震結構一樣還是非多連桿, 所以只好改了支好一點的避震來對應升級的前叉了XD 不然過彎時屁股還是繼續跳舞...
至於沒有提升的引擎就隨他去吧... 至少六月這波折扣頗有感, 啊就牽尺3了吧...
是說, 這台應該會跟著我滿久的(吧? XDD
啊啊啊當然, 也是要有KOBE的啦~~